关于惊蛰的古诗_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

       如果您有关于关于惊蛰的古诗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1.关于惊蛰的古诗

2.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3.描写惊蛰的古诗词有哪些?

4.节气惊蛰的诗句

关于惊蛰的古诗_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惊蛰的古诗

       1、《闻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3、《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4、《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游景仁东园(节选)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关于惊蛰的节气诗句如下:

       1、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译文:

       半夜里一声雷响,早晨蛰虫开始出洞,因为天气变暖,花房也可以打开了。田野里风吹来,灭了房内的蜡烛;电闪雷鸣中,雨点急促地击打窗户。草木顿时生机勃勃,和冬天大不一样,这自然是因为寒冷和温暖不同的气候催生的不同结果。只有院中的石龟和房上木雕的大雁对春天的回归毫无反应。

       赏析:

       这首诗描写惊蛰时春雷隐隐,大地回春,春风春雨催生草木生长,透露出一股欣喜和爽朗的心情。

       2、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译文:

       春风吹到陋巷,天气变暖了,孩子们给我换上了薄而疏松的窗帘,让我的房间变得空气通畅。夜里雷声撼动大地,蛰伏的生物被惊醒,早晨阳光透过筛子一样的窗帘,使我精神爽朗。和暖的春风使砚池里的墨水解冻,清爽的白昼给我的轻快感觉胜过了道书给我的愉快。

       亲朋好友不要怪罪我没说多少感激的话语,那是因为我很长时间习惯了,冬日给我造成的,乌龟、蟾蜍一样的屏声息气。

       赏析:

       诗人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气息和晚辈孩子的孝心,最后用幽默的话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3、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译文:

       元宵节撞上了惊蛰节,可能是闰月造成的。人老了害怕过节,因为节日更容易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引起伤感的情绪。在看花灯的半夜忽然听到春雷震震。不禁想到惊蛰节气到了,一声春雷震响,惊醒蛰伏万物,龙蛇奋起,蚯蚓和蛤蟆也会出来。

       赏析:

       这首诗开头诗人还有点感叹时间流逝,但是最后想到春雷震醒万物,龙蛇奋起的同时,蚯蚓和蛤蟆也出来走动,可见世间万物都有安排,大自然对一切生灵同等看待,自己不如达观看待生死,逍遥于天地之间。

描写惊蛰的古诗词有哪些?

       1.《观田家》

       作者: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释:

       ①景常晏:指天晚。

       ②劬:劳苦。

       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

       ④闾里:民间、乡里。

       2.《闻雷》

       作者: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3.《秦楼月·浮云集》

       作者: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①,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②,拂墙浓杏燕支湿③。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拓展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常年惊蛰节气期间,春雷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还未迎初雷。?

       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时节,蛰虫惊而出走。其实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节气惊蛰的诗句

       描写惊蛰的古诗词:《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惊蛰》、《闻蛙》、《春晴泛舟》、《惊蛰日雷》、《观田家》、《菩萨蛮·春雨》。

        关于节气惊蛰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节气惊蛰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节气惊蛰的诗句1

        1、《闻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3、《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4、《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游景仁东园(节选)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节气惊蛰的诗句2

        《奉和御制中和》

        年代:宋作者:杨亿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闻蛙》

        年代:宋作者: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蚊雷》

        年代:宋作者:赵时韶

        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游玉泉》

        年代:宋作者: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节气惊蛰的诗句3

        1、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2、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3、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4、深虑惊蛰虫(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5、早雷惊蛰户(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

        6、恰似春雷未惊蛰(明·唐寅·《清溪松阴图》)

        7、何得龙蛇已惊蛰(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8、春雷惊蛰余(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9、雷动风行惊蛰户(宋·陆游·《春晴泛舟》)

        10、春雷惊蛰户(宋·陆游·《市饮》)

        11、雨催惊蛰候(宋·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12、雷雨还惊蛰(宋·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13、新春甫惊蛰(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14、新雷惊蛰龙(宋·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15、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济桥》)

        16、百虫误惊蛰(宋·杨时·《冬至日闻雷》)

        17、惊蛰已数日(宋·赵蕃·《闻蛙》)

        18、春雷已惊蛰(宋·方回·《修石山》)

        19、只恐挥毫惊蛰龙(宋·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20、是日乃书惊蛰节(宋·朱翌·《游玉泉》)

        21、安得如今便惊蛰(宋·吴可·《夜闻警》)

        22、堪笑不能惊蛰户(宋·赵时韶·《蚊雷》)

        23、划若震雷惊蛰户(宋·孔武仲·《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

        24、君壮雷惊蛰(宋·刘克庄·《答陈珽主簿》)

        25、已过惊蛰日(宋·陆文圭·《骤雨》)

        26、冷泉二月雷惊蛰(宋·释绍昙·《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2》)

        27、连皷将惊蛰(宋·杨亿·《奉和御制中和》)

        28、初惊蛰龙蛇(明·邵宝·《冬夜观树影》)

        29、雷霆未惊蛰(元·谢应芳·《卢□□尹宜兴秩满以兵乱久寓无锡今知昆山州》)

        30、杏花惊蛰寒(宋·萧汉杰·《菩萨蛮》)

        31、数声惊蛰雷(宋·陈允平·《山房》)

        32、一鼓轻雷惊蛰后(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好了,关于“关于惊蛰的古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关于惊蛰的古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